中石油、中石化、大唐等5公司首次公开12家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成本信息
发表日期:2017-06-02 14:04:24 作者: 点击:494 来源:石油储运专委会秘书处
南方能源观察消息 6月1日上午10时左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旗下7家管道公司及1家油气田公司2016年运输成本相关信息。中石油拥有我国7成以上的陆上天然气长输管网。
在此之前几小时,重庆三峡燃气(集团)公司和金鸿能源公司,也分别公布了其所属山西通豫煤层气输配有限公司和张家口应张天然气有限公司的长输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相关信息。
中石化则已于5月31日傍晚公开了其所属的榆济线和川气东送两条管道运输成本信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则早在六一“大限”前的5月27日,就公开了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旗煤制气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相关信息。
截至发稿前,中石油、中石化、大唐、重庆三峡燃气、金鸿能源五家企业所属的12家陆上长输天然气管线企业的运输成本信息均已按规定披露。公开的信息周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10月发布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管道运输企业应在每年6月1日前,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指定的管道运输企业成本信息编制和报送规范的要求,向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报送投资、收入、成本等相关信息和材料。”第四章第二十一条规定,“管道运输企业通过企业门户网站或指定平台公开收入,成本等相关信息。”
“管网企业公布财务数据,是历史性突破,信息公开是社会监督的前提。”有油气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可视作管网信息公开元年,以后每年都要公布。”
事实上,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国能综监管〔2016〕540号)要求,2016年年底前,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已先后公布了其油气管网基本设施(包括LNG接收站)相关信息,为油气设施第三开放走出基础性一步。
eo获悉,目前针对长输管网企业的成本监审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待完成后,有关部门将公布管输费率,由各管输企业依据此费率计算管线出口入口价格,最后向社会公布。在此之前,尽管管道企业已公布财务数据,但在缺乏经营数据的情况下,尚无法计算管输费率。不过,已有财务信息已可以做出初步成本对比。
而随着跨省长输管网成本监审和管输费率核定的推进完成,城市燃气配气环节的成本监审也将展开,即下一轮公开配气相关成本的将是城市燃气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