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11月18日,管道公司济南输油分公司管道监护设置“电子眼”试点工作在沧州管段正式启动后已过10天,信号正常,运行良好。
为确保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管道公司除了强化日常运营管理外,还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提升管道本质安全和管道保护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二维码”也运用到管道保护上。近日,在东北管道保护桩贴上“身份证”,扫一扫二维码管道信息全知道。“初期制作了4000个二维码,以后还会使用更多。”沈阳分公司管道科科长祖宏波说。
济南分公司负责的港枣管道,在防打孔盗油“前线”沧州黄骅地区,临近港枣成品油管道GZ0054C测试桩安装了监控“电子眼”,实现实时查询和控制,可远程设置电子围栏,划定警戒区域,方便随周围环境调整监控范围。
除了监控功能,该系统还可以对警戒区域内停留时间超过警戒时长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激光警告和喊话,达到事前预警的目的,震慑打孔盗油行为。
据悉,该视频监控系统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管道保护人员还在进一步优化功能。